又创纪录!北向资金本月净买入升至900.33亿元,已超去年全年总额,大幅加仓这些行业与个股
2023-01-28 09:12:49
more 
437

  今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截至午盘收盘,沪指跌0.02%,报3223.62点,深成指涨0.04%,报11805.85点,创业板指跌0.17%,报2541.11点。个股方面,正邦科技竞价跌停,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继昨日刷新单月历史纪录后,北向资金今1月18日再度大幅加仓,截至上午9时59分左右,其1月净买入升至900.33亿元,已超去年(2022年)全年净买入总额(900.20亿元),同时也超过2014年、2015年、2016年的全年净买入总额。

  招商证券指出,综合供需测算,2023年A股资金净流入规模可能超千亿。

  北向资金1月净买入额创纪录

  已超越去年全年数据

  1月17日,A股三大股指涨跌互现,北向资金却继续净流入92.88亿元。1月18日,北向资金继续“买买买”。

  从1月目前净买入金额来看,北向资金增持了66个行业,其中酿酒行业居首,净买入金额达17.54亿元,其次是证券行业,净买入11.33亿元。

  北向资金减持了34个行业,其中电力行业最多,净卖出金额达3.85亿元,其次是农牧饲渔行业,净卖出2.10亿元。

  具体来看,前十大成交股中,净买入额居前三的是宁德时代、中国平安、贵州茅台,分别获净买入10.24亿元、6.74亿元、6.02亿元。

  净卖出额居前三的是药明康德、迈瑞医疗、汇川技术,分别获净卖出3.32亿元、0.65亿元、0.6亿元。

  以月度计算,1月以来北向资金单月净买入已900.33亿元,不仅超越2021年12月的历史高点889.92亿元,刷新历史单月峰值数据,还超过了2022年全年净买入额。

  三大因素驱动外资“抄底”

  据统计显示,从2015年以来,每年的1月北向资金均为净流入,但是从往年来看,北向资金1月净流入的规模都不是全年的最高点。那么,今年1月,北向资金有点反常的在新年伊始就急于跑步入场,这究竟是一种什么信号?

  对此,西部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易斌向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外资的加速流入主要来自海外流动性拐点临近,中美经济周期不同步,以及中美关系改善预期等三大驱动力。

  “从全球流动性看,随着疫情扰动消退,地缘冲突趋于缓和,大宗商品供给压力缓解,叠加海外需求疲态初现,海外通胀回落趋势基本得到确认,联储货币政策拐点也在逐步临近,这也使得全球流动性环境趋于宽松,推动外资加速权益资产配置。

  从基本面看,中国经济正在逐步走出因为疫情防控政策带来的短期扰动,有望在2023年迎来温和复苏,而欧美经济在过去一年各国央行快速加息的压制下,衰退风险正在逐步暴露。从估值来看,当前A股无论绝对估值还是相对估值都处于历史低位,相对海外权益市场估值优势明显,这使得外资在全球资产动态平衡过程中会更加青睐中国资产。

  从情绪面看,中美关系有望迎来阶段性改善。去年年末,原中国驻美大使秦刚被任命为外交部部长,近日外交部表态欢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7.328高位快速回落至6.7左右,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也加速了外资对于人民币资产的配置意愿。”

  “站在当下来看,我们认为三大积极因素将成为驱动外资在2023年全年持续流入的重要因素,并且随着预期的逐步验证,外资流入仍将保持较高速度。”易斌指出。

  华尔街巨头的乐观

  当前,“超配中国”的呼声几乎成为华尔街的一道主旋律,多家投资巨头进一步调高了对中国资产的定价空间。

  不少华尔街机构认为,目前参与中国资产的这一波反弹仍为时不晚,中国经济活动的全面恢复有望释放超过83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6600亿元)的超额储蓄,并可能有助于缓解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即便部分全球主要央行在上半年仍将继续收紧货币政策。

  其中,Artemis Investment Management LLP驻伦敦的首席投资官Paras Anand指出,就资产价格而言,中国市场正处于复苏的早期阶段。中国经济的复苏或正常化,将在边际上对全球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其实,自2022年年底以来,高盛、大摩等华尔街投行便已经不断为中国股票“摇旗呐喊”,一致认为,中国资产在2023年的表现将超越全球其他股指。其中,摩根士丹利、高盛集团均预计,MSCI中国指数将上涨逾10%;花旗全球财富投资更是预计,涨幅将达到约20%。

  而与此同时,不少华尔街机构认为,这波复苏浪潮也料将扩散到其他与中国经济密切关联的市场上,尤其是中国周边地区的股市。即使在基准指数迈入牛市后,亚洲股市仍有望将继续上涨。

  其中,德意志银行预计,随着困境的缓解,亚洲股市将在2023年上涨20%;法国巴黎银行则预计,MSCI新兴市场指数将在年底前升至1110点。

  随着对全球经济的看法变得更加乐观,外界对去年走势颇强的美元汇率未来走势预期也有所改变。摩根士丹利日前下调了美元汇率预期,与此同时,上调了对人民币、欧元的预期。

  大摩将其对衡量美元兑一揽子主要对手货币表现的美元指数2023年年底的预测从104下调至98,并预计,随着对经济衰退严重程度的担忧开始缓解,美元兑欧元今年将更显疲软。

  以James K Lord为首的摩根士丹利外汇策略师在周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全球经济增长正显示出活跃迹象,宏观和通胀不确定性正在减弱,美元正迅速失去利差优势。”

  日本即将上演最疯狂一刻?

  北京时间1月18日11点,日本央行将公布最新利率决议,交易员们正准备迎接金融危机以来最疯狂的一天。

  1月17日,美元兑日元隔夜波动率一度飙升至54.4,为2008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

  由于预期日本央行政策可能再次转变,投资者连续第3天推动10年期债券收益率升破日本央行的政策上限,日本央行面临的压力正在急剧增加。交易员们警告称,在日本央行召开十年来最难以预测的政策会议后的24小时内,日元可能会出现极端走势。

  分析指出,如果日本央行再次调整政策,其影响将波及全球,此举可能会刺激日元汇率飙升,全球债券收益率走高。分析师表示,日元可能会飙升至120。

  如果日本央行按兵不动,日元兑美元汇率或将继续贬值,日元可能会跌至140,期待政策调整的投资者将寻求回补空头头寸。

  美元兑日元隔夜波动率水平暗示,该货币对周三有70%的概率将会在125.12-132.29区间波动,而周二为128左右。

  摩根大通外汇策略师Benjamin Shatil表示,若日本央行终止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日元可能将升值4-5%。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可能会出现过度反应。

  Shatil表示,无论日本央行做出什么决定,市场都会非常迅速地开始考虑该行的下一步行动。

  市场认为,如果日本央行采取行动,再次上调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限被视为最有可能的做法,而美国银行分析师写道,市场已开始消化日本央行政策制定者最终结束对收益率曲线控制的可能性。

  外汇密探财经导航PC端应用上线,下载网址:http://www.fx007004.cyou/download_page/index.html(请在电脑浏览器复制链接打开,并下载应用)。


声明:
本文内容不代表FxGecko网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作出调整!

相关文章

您正在访问的是FxGecko网站。 FxGecko互联网及其移动端产品是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的Hitorank Co.,LIMITED旗下运营和管理的一款面向全球发行的企业资讯査询工具。

您的IP为 中国大陆地区,抱歉的通知您,不能为您提供查询服务,还请谅解。请遵守当地地法律。